Brian Hikaru

I’ve been looking sad in all the nicest places.

THE GREATEST SHOWMAN:造梦艺术是艺术吗?

很期待的一部电影
没人陪我去电影院看
就只好等资源了……

猎影人:

电影未眠:






6/10




实在是不想用《马戏之王》这个略感俗套的名字来称呼这部电影,尽管英文的title也好不到哪儿去。作为一部歌舞片,在配乐的完成度上还是挺高的,而且每一段的质量都是一流的制作水准。(毕竟是《爱乐之城》(la la land)、《致埃文·汉森》(Dear Evan Hansen 音乐剧)的composer)




的确,那些音乐使人感动。可惜,这并不是导演的功劳。







电影讲述了19世纪的马戏大师巴纳姆的成名史。一个身份低微却靠自身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十足的想象力,当然,还有可望不可即的撩妹技术成就了事业梦想的“马戏大师”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还找到了真爱——一个上流社会的富家小姐。首先,我们必须得承认,这是一碗好鸡汤。但穷屌丝变成高富帅,最后赢取白富美的爱情故事我们见的实在太多,所以在剧情上显得并没有什么新意,反而使得电影的质量大大降低。







尽管在被奥斯卡原创音乐提名的“IT IS ME”下,我还是被感动哭了,但仅仅是因为台词引发了共鸣,并不是因为电影中给予的情绪感动了我。这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异类”(且不说这些人的存在就有童话性质,并不能算作现实意义上的边缘人物)没有机会暴露在大众面前,是巴纳姆给了他们这个机会去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但沉迷于上层社会交际圈里的巴纳姆渐渐疏远了这些曾经的伙伴而将他们拒之门外。在这个时候唱起来的《这就是我》虽然并不让人感到突兀,却在情感爆发上稍欠火候。其实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巴纳姆的人物在剧本上的塑造并不饱满。(据说这部休杰克曼在出演这个角色的时候还翻阅了好多相关书籍,可惜导演没有给狼叔发挥的空间。)所有的一切都是刻板印象和模版。富有想象力的商人,能言善辩的大师,被名利诱惑,却因为亲情友情爱情而回归原来的人生,所有的一切都看起来一帆风顺,所有人性之中的复杂、挣扎和不堪都被淡化,电影里飘散的粉红气泡和浓重的舞台效果都在告诉你“This is a dream, don't be so serious",也许相比之下同为传记的《至暗时刻》在人物塑造和还原度上更胜一筹。







另外, 在唱歌部分也丝毫没有凸显出它独立于其他传记题材的特色。制作过度的音乐不断堆积,好似在看一场音乐剧而不是电影。我在这里不讨论音乐剧和电影的区别,我只是想说,歌舞片最基础的两个元素“歌”和“舞”是基于电影情绪变化、剧情发展和影片节奏而来的。的确,在《马戏之王》里面他做到了。然而,开场成长部分中那愚蠢的MV式制作还是让人甚觉尴尬。





这部电影试图诠释“造梦艺术”的价值,就像电影最后巴纳姆那段话——能给人带来欢乐的就是最棒的艺术。其实这和现在的Hollywood cheap flicks如出一辙。“梦工厂”制造出来的那些电影大片,或者拥有肤浅内涵的喜剧片、爱情片在某些影评人眼里可能就是不屑一顾的烟雾弹,但它却在普通人心情低落或无助的时候成为释放压力的工具。人们愿意被“梦”给欺骗而获得快乐,就像马戏团这个大帐篷一样,电影院在某种程度上也不过是一个水泥制造的“马戏棚”。







早在19世纪初电影刚刚发明的那一阵,和“马戏”一样,没有人认为它是艺术的一部分,就连高尔基都在文章中公开指责,电影如果能被称为艺术就是世界上最傻的一件事!尤其是在美国,电影这个新鲜玩意的出现给爱迪生带来了商机,他组建了公司,却不以给人带来欢乐为宗旨而是以盈利为首要目的,放映的也不过是各国风光的奇艺片。可乔治梅里艾在《月球旅行记》中使用的停机在拍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电影的看法,电影开始出现真正的创作者而不是记录者,随后爱森斯坦那一批蒙太奇理论家和实践者推动了电影艺术的浪潮。如果“马戏”仍然和电影一样活跃在世界舞台,谁又能保证它没有变成艺术的那一天呢?也许,它早已是艺术——一个给人带来欢乐的艺术。





如果我们翻看艺术的起源,它肯定离不开宗教,而宗教又源于人们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载歌载舞的祭祀仪式里面,还有讲述生活的壁画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古人对“游戏”的追求,而游戏的本质难道不是快乐吗?




电影里有句话我很喜欢:你不可能让所有人爱上你,你只需要有几个人真心爱你就足够了。(大致意思)




电影也是。你不需要让所有人都喜欢,只要有那么几个懂你的就足够了。




所以这部电影推荐给那些需要被感动和喜欢音乐的朋友,因为你真的会被音乐感染到想原地起跳。




当然,如果不怕尴尬的话,你可以试试。





步履不停


我在寻找我自己


微信公众号:煮海时光



评论

热度(283)